周评:利好还是来了,周一大A稳了,知道为什么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6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近期股市如一出悬疑大戏,表面上波澜起伏,其实已经有了铺垫。虽然周五没能突破3300点大关,但是由于股市的细微变动以及一波又一波的利好消息,使得未来一周的趋势逐步清晰,稳定,或者已经成为必然。

政策王牌: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

在上周,没有哪一个国家比得上更令人关注的是,在更多的政策刺激下。首先,以“信”为“贷”的中小企业平台正式推出,此举既给了中小股票的信心,又通过信贷资源的激活,间接地为股市带来了大量的资本。更重要的是,目前市场上的政策倾向于深圳股市,特别是深圳的创业板和深圳指数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。过去,资金更多地流入到了传统行业,而这一次,则是针对创新企业集中的深圳,激活了社会资本的活力,可能会带来一场结构性的市场行情。

而在这一过程中,监管部门也没有停止对资本市场的改革。根据最近的新闻报道,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对价的分期缴纳研究,以促进高质量龙头企业的并购与整合。该政策不但对并购主题进行了积极的推动,同时也发出了市场生态优化和资产质量提升的信号。另外,近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点是刺激消费,稳定房地产和股票,这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有了更高的期望。

资本的暗流:外资流入与机构投资者的情绪共鸣

资本流动性是“血液”,也是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最近,有关相互承认的基金放开限制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即将外资从50%提高到80%,使得更多的海外资本可以通过便利的途径进入到国内,使得股市的流动性得到明显的提高。再加上中央银行 MLF续作及买入债券所带来的额外流动性,使得本周的“弹药”充裕,具备了本轮回升的基本条件。

各大券商的动作也是耐人寻味的。不少顶尖的基金公司都是自己购买了自己的理财产品,投资总额达到了上千万,并且都是长期投资。此举既显示了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,也表明了目前市场正处在“牛市初期”。从国外来看,最近大摩等几家跨国投资银行频频表态,他们相信,国内股市的市值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,特别是创业板已经回到了理性的区域,有很强的上涨欲望。

人气回升:暴跌之后的行情逻辑

周五的修正曾引起市场忧虑,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,急剧下跌通常都是“洗盘”行为,在熊市中很普遍。技术层面,上海股指已于重要支持区域呈现底部背离信号,而创业板指于2460点左右将会有较强的技术反弹需要。更多的分析人士认为,目前股市回调幅度已经逼近了2020年三月以来的最低水平,目前的估值已经显现出了很大的潜力,未来的下行余地也是非常小的。

从市场角度看,技术类仍然是主要的。虽然下游的需求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,但是国内运算能力的突破以及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,对于上游的装备和硬体行业来说,都是一个长期的支持。随着政策的升温,消费类股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。传统的白酒和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,如果能够在经济激励措施的推动下,将会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。

周边变量:缓解危机与关联作用

此外,香港的国际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。在地缘政治趋缓的新闻刺激下,国际股市冒险意愿上升,提振了A股的人气。虽然最近欧、美股票市场出现了震荡,但是股票和境外股票之间的联动效应已经开始弱化,支持自主的国内政策已经开始显露出来。中概股趋于平稳,港股回暖,也为股票市场营造了较为稳固的外在条件。

股市之“稳”,绝非侥幸。政策支撑,资金涌入,估值修复,市场情绪回暖,几个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本周的股票市场具有“软着陆”的可能。当然,稳定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,在震荡中缓慢上涨才是最实际的选择。但是,不管怎么说,只要有了政策和市场的配合,投资者们的忍耐就会得到奖赏。就像一个资深的私人投资者说的那样:“多大的熊市,多大的牛的暴跌。矛盾越大,机遇就越多。”